央行6月23日凌晨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2013年6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英格蘭銀行簽署了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英鎊的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為雙邊經貿往來提供支持,并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這是中國和第一個G7國家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G7系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
根據央行資料和數據整理后發現,目前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地區央行及貨幣當局共有20個,其中亞太地區包括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蒙古國、新加坡、新西蘭、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阿聯酋、澳大利亞;歐洲地區包括白俄羅斯、土耳其、冰島、烏克蘭、英國;美洲地區包括阿根廷和巴西。
“近年來,倫敦市場人民幣業務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與英格蘭銀行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可為倫敦人民幣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持,促進人民幣在境外市場的使用,也有利于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央行評論稱,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中國人民銀行與英格蘭銀行在貨幣金融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表示,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簽署將有助于英國國內金融穩定。一旦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短缺的小概率情形出現,(通過該協議的簽署)英格蘭銀行將有能力為英國境內的合格機構提供人民幣流動性支持。
分析認為,中英兩國央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將進一步促進倫敦發展成為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去年4月,匯豐銀行在倫敦發行了第一只人民幣債券,主要針對英國及歐洲大陸國家的投資者。
貨幣互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從貨幣互換路線來看,遵循了從周邊貿易伙伴如中國香港和韓國,到新興市場國家如印度尼西亞、關鍵地區樞紐國家如土耳其和阿聯酋,再到西方國家比如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及至突破G7“防線”覆蓋至英國的漸進路徑。
業界專家分析認為,亞洲貿易伙伴和新興市場國家,更愿意接受崛起的貨幣,而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的中央銀行與中國央行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顯示出西方發達國家也逐漸認識和接受人民幣。
貨幣互換協議是指互換雙方可在必要之時,在一定規模內,以本國貨幣為抵押換取等額對方貨幣,向兩地商業銀行設于另一方的分支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通過貨幣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得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于支付從對方的進口商品。這樣,在雙邊貿易中,出口企業可以收到本幣計值的貨款,可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證券日報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