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 前不久,廣東德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聯集團”)(002666)發布了《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公告(以下簡稱“變更項目公告”)。公告中稱,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由“廣東德聯(擴建)技術改造項目”變更為“佛山德聯汽車用品有限公司新建項目”。而這一變更項目公告發布的時間,已經距德聯集團上市的日子過去了整一年。這一年里,集團對原擴建項目沒有任何的動作。
據公告,德聯集團變更募投項目的原因是看好一汽大眾在佛山南海建立新工廠后的市場前景。但是,一汽大眾的“南方戰略”早在2010年便初露端倪,德聯集團稱自己為一汽大眾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又怎會沒能洞悉一汽大眾的這一動向呢?德聯集團跟著一汽大眾跑,在園區建立“貼廠基地”的形式就一定能如同料想中的一樣,為德聯集團帶來近三千萬的利潤嗎?從德聯集團的“慢動作”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有點前途未卜。
募投項目遲遲不開工 德聯集團“發呆”一年后押寶一汽
德聯集團于2012年3月27日上市,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德聯集團上市時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人民幣63761.29萬元,該募集資金于2012年3月19日全部到賬。但其對擴建項目卻一直未予投資建設,就這么“發呆”了一年。今年的3月28日,剛好是德聯集團上市滿一年,集團卻發出了一份變更項目公告。
公告中稱,擴建項目尚無實施任何建設投資。擬將用于投資原項目計劃的全部資金7,950.05萬元用于佛山新建項目,不足部分由超募的4,072.53萬元資金補充,變更后項目將共計投資金額12,022.58萬元,預計可帶來2,716.67萬元的凈利潤,該計劃項目建設期為2年。也就是說,募集到的資金還要再等兩年才有可能轉化為上市公司利潤。從2012年募資上市到2015年項目投產產生利潤,要足足等待三年的時間,真是讓人等的好辛苦。
然而,通過查閱招股書發現,此次變更的原項目即廣東德聯(擴建)技術改造項目在招股書中是作為募集資金用途之一明確列明的。原項目計劃投資7,950.05萬元,擬用1年時間建設四條生產線,預計投產后每年將獲得2232.7萬元的凈利潤。試想,如果該項目在一年前就按計劃順利實施了,是有可能在今年為上市公司創造更多利潤的。而現在這幾千萬的凈利潤要從哪里補回來呢?
通過閱讀變更項目公告可以發現,德聯集團新建項目與一汽大眾在佛山南海建廠有直接的關系。然而,據了解,為了打開南方市場一汽大眾早已開始實施“南方戰略”,一汽大眾在2010年6月就已落戶佛山南海舉行了一汽大眾佛山項目正式簽約儀式。在2011年6月,該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同年12月,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正式成立。對總部同樣坐落于佛山南海,2012年才上市的德聯集團來說,不應該沒有預計和打算。
篤定一汽大眾“南方戰略” 德聯集團可能“不趕趟兒”
據了解,此前華南地區一直是日系車型的主戰場,無論是布點還是營銷,抑或與政府密切程度上,日系車均有明顯的優勢。而一汽大眾的“南方戰略”實施三年以來,日系實力最強的大本營——廣東仍然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從2012年前11個月的上牌數據來看,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五家日系車企的市占率均入前十,總占有率達到42.11%,幾近半壁江山。在這種情況下,德聯集團把寶押在一汽大眾身上似乎有點懸。
此外,根據最新消息,一汽大眾一期項目確定今年7月份投產。但根據德聯集團對新建項目的規劃,新建項目要到2014年9月才能投產。作為一汽大眾配套商,德聯集團的“慢動作”讓其新項目的投產將比一汽大眾的投產預期遲到一年。
不僅如此,一汽大眾布局南海,其戰略意圖一方面是搶攻華南市場,另一方面則是緩解其產能的嚴重不足。然而,在一汽大眾短期產能不足的背后,卻面臨著中長期我國汽車產能可能出現嚴重過剩的嚴峻現實。
據調查,到2015年中國汽車企業產能將達到3250萬輛,產能將遠遠大于市場需求。按一汽大眾佛山項目規劃一期投產后產能30萬,未來將提升至60萬。試想到2015年,幾近飽和的市場還能消耗多少產能?一旦汽車制造業政策趨緊,那么德聯集團的項目收益恐怕將很難實現。
相關報道:德聯集團收購關聯子公司“討好”親家母
更多上市公司深度報道,請點擊進入公司聚焦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