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日前陸續發布,全市場基金資管規模與一季度相差不大,但權益類基金占比明顯提升。自2017年起,我國公募固收類基金規模占比首次低于四分之三。
太平洋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總規模為17萬億元,相較2020年一季度末增長1.76%。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4.2萬億元,固收類基金規模12.6萬億元,貨幣基金大幅縮水;ETF規模增速放緩,FOF規模持續高增長。
從行業配置看,消費、科技、生物醫藥仍是主要配置方向。二季報顯示,今年成立的爆款基金中,有部分遭遇大幅凈贖回,最高贖回比例達72.87%。
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認為,受益于權益市場行情與明星基金經理能力的影響,這些被大幅贖回的爆款基金在業績方面大多有不錯表現,其中表現最好的凈值增長43%,但這只基金被贖回60%以上份額,投資者落袋為安的想法較為明顯。這種行為增加了投資者交易成本,不利于長期收益,也加大了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難度。
“從投資者最關心的市場風格看,2020年二季度基金市場的投資風格呈現出從金融地產板塊中‘撤’到消費、科技板塊的大趨勢。”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艾熊峰認為,從倉位來看,基金維持高位倉位的約為80%,權益類基金整體倉位處于比較高的歷史水平。
過去一年中,公募基金都在建倉主板,加大中小板配置,創業板的配置比重創2010年以來倉位新高。從板塊配置看,2015年A股大幅回調之后,消費板塊基本處于上升通道,幾乎從未出現大幅調整。對于成長板塊來說,2010年至2013年間,整個公募基金對成長板塊的配置穩定在10%左右,但在2013年后開始大幅增加。
在行業配置上,電子、醫藥、休閑設備等板塊在二季度獲得基金增持,減持的板塊則有農業、銀行、地產等。總體看,公募基金配置集中在消費與科技兩大板塊,醫藥、電子、食品飲料等板塊倉位合計超過50%。配置比例較低行業集中在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長周期板塊。
二季度基金的業績也佐證了上述判斷。太平洋證券統計顯示,在偏股型基金中,成長風格基金業績大幅領先,其中中小盤風格基金業績更為突出。
市場投資風格變了,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基金呢?從公募基金申購與贖回情況看,確實存在贖回舊基金再去申購新基金的情況。存量基金贖回數量較多的季度也對應新發行基金規模較大的時間。新舊基金之間有個“蹺蹺板”效應,在二季度以來基金份額的升降尤為明顯,即“老基金”整體規模下降,而新基金規模上升。
艾熊峰認為,新老基金的“蹺蹺板”效應不該成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的標準。歷史業績、基金經理以及整體市場的投資風格等因素,才是投資者在選擇資產管理產品時應該看中的指標。(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