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遲到”的年報出差季來了
4月7日晚,距武漢“解封”倒計時只有5小時,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做好當前上市公司等年度報告審計與披露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對于因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公司,原則上不晚于6月30日披露經審計的年報。這則消息讓注冊會計師于新(化名)舒了一口氣。8日上午,他搭上飛往武漢的航班,開啟“遲到”的年報出差季。
審計材料搬進隔離點
“事務所現場復工比例低,大部分采用線上復工方式開展工作,不能完全滿足審計工作需要。盡管事務所做了積極應對,但因必要審計證據不能獲取、必要審計程序無法執行等原因,我一直在等待去現場的時機。”于新說,疫情之下現場工作困難,有上市公司把做年報的資料搬進隔離點,讓審計人員在隔離點審計;有審計機構通過事務所云視頻系統與客戶溝通;也有審計機構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出具審計報告,被上市公司解聘。在于新看來,雖然可以遠程視頻盤貨,但視頻可信度有限,一定要去現場。
上市公司出具年報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關賬,一般2月上旬完成;現場審計,主要集中在3月中上旬;匯總出報告,一般4月上旬完成。其中,關賬主要工作包括結賬算賬、開票、費用報銷、轉成本。有的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孫公司眾多,關賬所需時間較長。關賬結束后,審計人員進駐公司現場審計。待各審計小組完成現場審計后會集中到上市公司總部出報表,再交給項目負責人審核匯總,形成審計后的合并初稿,最后匯總出報告。
推遲披露不降質量
注冊會計師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會計師表示,目前需注意被審計單位利用疫情掩蓋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風險。為確保審計質量,審計項目組應當努力嘗試采用常規審計手段,而不應在未收集充分、適當證據的情況下倉促出具審計報告。
該會計師說,受疫情影響,審計工作難度加大。審計項目組在實施函證程序(包括銀行函證、應收賬款函證)時可能遇到特殊困難,銀行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及時接收或回復詢證函。在這種情況下,審計項目組向被詢證銀行的上級行或總行反映,提請上級行或總行代為辦理回函。
業內人士表示,以往年報推遲披露多暗藏玄機,比如上市公司與審計機構不能就某些資產減值、會計政策變更等處理達成一致,上市公司不能接受“非標”的審計報告等,但今年的情況確實特殊。此外,如果年報推遲披露,公司的重組和再融資交易都會受到影響。上海某中介機構建議,對疫情地區上市公司,可考慮放寬年報披露4月30日截止的限制,在再融資、重組方面給予快速審核的支持。
(責任編輯: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