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還記得今年1月底A股上市公司“年爆”季嗎?進入4月,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現象又有卷土重來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4月1日~21日,超過6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修正公告,包括去年年報或今年一季報。
業績“變臉”為何在4月又集中出現?部分上市公司董秘、證券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這與4月30日的年報截止日有關。
4月集中“變臉”
進入4月以來,又有不少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修正公告。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4月1日~21日,超過6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修正公告,涉及去年年報或今年一季報。
細究這些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差成績”還是占了絕大多數。如4月18日晚間修正業績預告的西部礦業,直接由預計盈利1.6億元突變為預計巨虧20.6億元;4月19日大幅修正業績快報的星星科技,由預計虧損8.5億元變為虧損17億元;4月15日大幅修正業績預告的興業礦業,直接由預計盈利6億~7.5億元,修正為虧損1.5億至虧損2億元;4月19日修正業績快報的華伍股份,凈利潤由5711.8萬元變更為虧損9354萬元。
事實上,這些上市公司業績“變臉”還是能找出各種理由。如星星科技主要是因為新增近5億元的商譽減值;興業礦業是因為礦山停產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西部礦業則是因為股權投資的減值準備。
分析上述業績“變臉”理由可以看出,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和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還是占了大多數。
這次“溫柔”許多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1月令人震驚的業績“爆雷”潮。
聯建光電、大洋電機、天神娛樂、雛鷹農牧、飛馬國際……一個個業績“雷”接踵而來,且一個比一個生猛。
譬如聯建光電當時預計2018年虧損,虧損額為28.02億~28.07億元;大洋電機當時預計2018年虧損,虧損額高達21億~23億元。
不過,相比今年1月份,4月份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倒是“溫柔”許多。
特別是類似于今年1月份,那種虧損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的業績“變臉”已非常少見。
這一波業績“變臉”集中在4月份。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份進行業績修正的上市公司不過20余家。
“我記得有個規則,如果上市公司業績較快報發生了重大變化,應該最遲在4月中旬的時候披露業績。”一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表示。
“還有年報審計的因素。”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和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均表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要在4月30日前披露年報。因為滬深兩市上市規則均要求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披露年度報告,也就是最遲4月30日。
深交所還規定,公司披露業績預告后,若預計業績與已披露業績預告差異較大,需要進行修正。
“丑媳婦也要見公婆”,隨著年報披露截止日漸行漸近,再“難看”的年報也要披露。由于信息披露時間緊迫,因此在年報披露前公告修正業績也就成了刻不容緩的事。
(責任編輯:魏京婷)